随便聊聊最近的两场比赛。
110:114,湖人今天以4分之差不敌休斯敦火箭,以一胜一负结束了背靠背比赛。
这两场球,实际上赢得原因和输的原因都非常的明确:
赢球是因为半场投进了16个三分,投篮手感爆种直接打懵了鹈鹕;
输球是因为戴维斯不在,内线无人,被火箭在内线爆了78分;
这两种情况呢,归根结底,都算是情况,所以我们不多做分析了,来说说这两场比赛主要因素之外,同样对胜负有所影响的”次要因素“——比如,第一场赢球的防守,和第二场输球的进攻。
三分雨背后的防守
在对阵鹈鹕之前,湖人刚刚因为无法解决锋线强点(兰德尔)而输给尼克斯。而赛后我们也分析了——从我个人的角度,我是对哈姆的防守策略是有质疑的。
那么对阵鹈鹕,同样是拥有锋线强点的对手,湖人在吸取教训后会如何调整就是很有意思的事了。
让我们来看一下湖人是怎么做的:
湖人采取的策略简单而行之有效——放空外线的非投篮点赫伯-琼斯来进行协防、包夹,逼迫英格拉姆出球。
这个策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难得的在于即便上半场赫伯琼斯命中了两个三分球,但湖人依旧丝毫没有改变他们的防守策略——最终上半场,赫伯琼斯成了鹈鹕队得分最高的球员——这意味着,鹈鹕的进攻策略被湖人完全打乱了。
而不仅仅是针对英格拉姆,湖人对CJ的防守也很有针对。
可以看到,在CJ与瓦兰的这次挡拆进攻中,不仅戴维斯提高了防守位置(提防CJ的中投),而且,在CJ突破行进的过程中,先是拉塞尔做了一次刷卡式假协防(使得CJ比原名本需要的多运了一次球),而后弱侧的比斯利也放空赫伯琼斯,极具侵略的收缩协防CJ——三人几乎将CJ完完全全”包裹“了起来。
同样,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防守策略,但湖人在执行时的状态才是引人注目的地方——布朗挤过掩护很快、戴维斯的重心压得很低、拉塞尔、比斯利的协防时机都把握的非常好。
这样的执行力,才有“近十场联盟防守第一”的样子。
继续看。
同样是对CJ的防守,亮眼的依旧是出众的防守执行力——布朗的挤过掩护干扰、浓眉对于突破路线和传球路线的拦截、左侧比斯利适时的放空赫伯琼斯,尽量阻止瓦蓝轻松进到太深的位置接球。
CJ麦科勒姆第一节出手了7次投篮——不是因为他自己想出手这么多,而是湖人在逼着他单打独斗、出手高难度的投篮。
对阵鹈鹕的整个上半场,湖人将对手的命中率压制到仅有28%——虽然另一端的崩盘也影响了鹈鹕的心态,但湖人几乎每个回合都在逼迫鹈鹕用他们不喜欢的方式出手依然非常引人注目。
事实上,如果不是下半场领先过多后松懈,仅凭湖人上半场的防守,哪怕没有如此超神的三分,他们也足以赢下比赛。
再说另一场比赛。
内线被爆背后的进攻
再说对阵火箭的这场比赛。
输球的首要原因毫无疑问是内线防守——戴维斯不打背靠背、班巴又缺阵,湖人内线实在是无人可用了。
不过除去这点“非战之最”,湖人这场比赛有没有体现出一些其他问题呢?
我认为有。
比如,湖人这场的进攻——本场比赛,湖人几乎全场都采取小阵容,他们的回合数达到了101以上,打得非常快——但是进攻效率却只有108,非常不好。
本赛季的前半段,湖人也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打小阵容,每每上场就是输分——我们分析过原因,彼时湖人的小阵容是又矮又不准,可以说犯了小阵容的大忌。那么这场比赛,湖人的小阵容问题又是什么?
第一,他们场上的空间其实并不算非常出色。
与上面的鹈鹕是一样的问题——湖人采取的是5-out的进攻阵型,但是队内却经常存在一个甚至一个以上的”非投篮点“——这样一来,对手可以大胆的进行放空协防,逼你用没有把握的方式出手(或是干扰你的持球球员),这样一来,小阵容理应最显著的优势:”空间“,就无法形成了。
第二,他们的小阵容缺乏质量够高的掩护人。
范德比尔特,归根结底是一个锋线球员。他的掩护质量,整场都处于”挡不住人“的状态——这样一来,像是比斯利这样的射手就会非常难受。(包括身体素质不怎么出色的拉塞尔)
事实上,小阵容虽说看上去”没有内线“,但实则对担当”内线“任务的球员要求极高——球员不仅要有顶防内线的能力、还需要在进攻端要么能投进三分、要么能做好掩护——前者比如克勒贝尔、PJ塔克,后者比如追梦格林、凯文鲁尼。
而范德比尔特三者都不具备,实际上是不具备作为小球五号位能力的。(甚至他作为小球五的效果这场来看显然差于加布里埃尔。)
第三,缺乏能够作为中轴的球员。
以勇士、快船为例,小球阵容除了快、准之外,最重要的还包括转移球出色——追梦格林、巴图姆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作为“二传手”,能够非常准确的阅读场上的情况,在瞬间做出判断找到机会最好的队友——他们对于各自的球队,起到“润滑油”般的作用。
但很显然,想让八村垒扮演类似的角色,就是驴唇不对马嘴了——这个回合,湖人打得是一个八村垒假掩护直接下顺、吸引防守再分球的战术,但很显然八村垒无论是反应的速度还是最终的选择都无法令人满意。
第四,持球手抓错位能力不够强。
本场比赛,火箭采取的是5号位沉退、4号位逢掩护换防的策略——小贾巴里史密斯,本场比赛非常多次的对上拉塞尔和施罗德——但是结果我们都看到了,无论是拉塞尔还是施罗德,都没有“打疼”小贾巴里史密斯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湖人下半场不得不改变他们的进攻方式,改为从外线发起进攻——下半场,他们开局连续5次进攻都是由比斯利发起,而范德比尔特也改为假掩护下顺,试图玩一把浓眉cosplay,但结果也是一般:
“stack”掩护战术,加布里埃尔先与拉塞尔挡拆,接着下顺为切出的比斯利做掩护——但加布里埃尔的掩护质量也不敢恭维,比斯利的出手收到了极大干扰。
范德比尔特假手递手真攻框——戴维斯这几场常用的进攻方式,这次进攻虽然打成,但是湖人进攻端的一筹莫展却依旧明显——这样的进攻方式显然是打不疼火箭的。
假手递手过后,来个真手递手掩护——这球火箭的反应慢了,但比斯利依旧没能命中。
“幽灵掩护”,比斯利假装做掩护后直接快速弹开接球投篮——但是贾巴里史密斯出色的臂展和移动能力,依然干扰了这次出手。
整场比赛,湖人进攻端杂乱无章给我留下的印象其实不亚于他们防守端内线被爆——当第三节,连范德比尔特、加布里埃尔都不得不一次次玩假掩护持球禁区时,我看到的是这场比赛、这支球队——在进攻端有着不亚于防守端的问题。
当然了,这些问题中的99%都会随着詹眉的复出烟消云散——但是,这也能为未来的补强方向提供一些参考。
放眼未来,湖人很可能面对的一个现实是——他们确实会有一些比赛缺少戴维斯和詹姆斯,无论是伤病还是轮休,这绝不是詹眉最后一次缺阵。
现在,他们阵容中的漏洞已经暴露出来了,下一步该如何去补强?该如何寻找一块拼图,让球队在缺少詹眉的情况下,也尽可能的完成运转(至少,赢下坦克队?)
这个问题,就交给罗伯特-佩林卡了。